Monday, July 24, 2006 at 7:28 PM
exercise 1 : 隨身物
第一個習作我們以隨身物品介紹自已,延伸出去其實我們也可以用隨身現成物品進行藝術創作。例如據說白雙全每星期都急著交稿給明報發表,其中一個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看看自已的背包有些什麼可以用。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你會發現有六合彩票、報紙、薯片,然後他會發現,原來不同產地的薯片都附上不同地方的空氣。
其實處身於物質社會中,我們的生活絕對離不開消費品,甚至可以利用消費品去建立自身的型像,如果你樂於接受這個事實的話。口袋裡有部iPod代表我熱愛音樂(又或是追上潮流),有本書可以的代表我文藝,有化妝品代表我追求完美.........面對一大袋零碎物件,你有沒有思考過這些代表什麼,又或者你為什麼要擁有?
暫時不關公眾的事,我們必須靜一靜審視自已,觀察你的隨身物是一個好好的引子。
post by ger
請駁嘴
Post a Comment
©
Ger
2005
由身體作為出發點,
把個人身份
擴展至公共空間。
在過程中定義何謂公眾、
何謂藝術、
何謂創作的可能性。
about us
自2006年9月開始,
每個星期日假天星碼頭,
自發進行持續性集體藝術行動,
以喚起更多市民對城市環境
和文化保育的關注。
雖然天星皇后已不在,
但我們對城市、
歷史和文化生活仍然著緊。
成立 W.A.S
We Are Society
我們相信藝術,
所以我們以藝術來行動。
如果你問我們是什麼
我們就是社會。
past
teaching plan
fate
Best viewed in
mac safari